碳纖維布是一種單向碳纖維加固產品,采用日本碳纖維絲織造??商峁﹥煞N厚度:0.111mm(200g)和0.167mm(300g)。多種寬度:100mm、150mm、200mm、300mm、500mm及其他工程所需的特殊寬度。用于結構構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該材料 與卓能達公司配套浸漬膠共同使用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可構成完整的、碳纖維布片材增強體系, 適用于處理建筑物使用荷載增加、工程使用功能改變、材料老化、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設計值、結構裂縫處理、惡劣環境服役構件修繕、防護的加固工程,以及體育用品、工業產品等眾多領域的構件加固。混凝土修補料
符合國家標準(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T 21490-2008《結構加固修復用碳纖維片材》。
一、用途
1.可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梁、柱、板、墻等構件及鐵路公路橋梁、遂道、高架道路、煙囪等構筑物的結構補強和抗震加固??捎糜谇肮濣c等復雜形式的結構加固;
2.底膠: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底膠,增強混凝土基底強度,提高粘結力,按照施工要求在經過處理的基層表面使用;混凝土修補料
3.找平膩子: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找平膩子,將涂刷過底膠的混凝土表面抹平,修補圓弧。按照施工要求底膠指觸干燥時使用效果比較佳;
4.浸漬樹脂: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浸漬樹脂,浸透碳纖維,同時將浸透后的碳纖維粘貼于找平后的混凝土表面。
二、特點
1.高強、高效:碳纖維拉伸強度超過3550MPa,拉伸彈性模量超過2.35*(10的5次方)MPa,與鋼筋的彈性模量相近,適合于混凝土結構的加固修復;
2.施工便捷:碳纖維比重只有鋼鐵的1/4,厚度小于0.5mm,故可以在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及截面尺寸的狀況下,發揮強大的補強效果;
3.補強功能:抗震加固時,提供更大的側向位移能力、提高韌性及強度
增加(橋)梁、板、柱抗壓、抗剪、抗彎曲能力用于超負載補強保護混凝土及鋼筋免受處界環境(潮濕、腐蝕性介質)侵蝕抑止裂縫成長,提高劣化混凝土強度及韌性,延長使用壽命;
4.耐 久 性:優良的抗紫外線及環境老化。
三、碳纖維布優點:混凝土修補料
1、重量輕,易施工?;静辉黾訕嫾灾?不改變構件截面尺寸。
2、高抗拉強度,高彈性,可得到與使用鋼板補強相同效果。
3、抗酸堿腐蝕、持久性高,在惡劣環境下皆可使用。與結構膠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質浸滲,對內部結構起保護作用;
4、厚度小,便于交叉重疊??蓮澢p繞成型,對各類曲面、異型構件加固優勢較為顯著。
5、柔軟性好,可自由裁切,適用于梁、柱、板、管道及墻體等各種形狀構件,可與鋼筋混凝土表面緊密粘接,施工質量易于保證。不需大型施工機具,可搭接粘結延長,無明火作業。
6、配套環氧樹脂膠的滲透性優越,施工便捷且工期較短。
7、環保無公害,居住中仍可施工。
8、貯存時間長,可操作期限長。
四、碳纖維布適用范圍:
碳纖維布與碳纖維浸漬膠配套使用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適用于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木質結構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構件的承載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是處理下列工程問題的優秀備選方案:
1、建筑物使用荷載增加;
2、工程使用功能改變;
3、材料老化;
4、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設計值;
5、結構裂縫處理;
6、惡劣環境服役構件修繕、防護。
7、其他用途:體育用品、工業產品等眾多領域。
碳纖維布及配套樹脂(含 B101底膠、B102找平膩子、B103浸漬樹脂)
五、概述:混凝土修補料
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是一項新的應用外粘高性能復合材料加固結構的技術。碳纖維片材加固專用配套樹脂類粘接材料分為底膠、找平膩子、浸漬樹脂三部分,適用于使用碳纖維布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配套使用有利于充分發揮這一加固技術的優點。
六、性能指標
GB50728-2011《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范》
碳纖維復合材安全性鑒定標準
檢 驗 項 目 | 鑒 定 合 格 指 標 | |||||
單 向 織 物 | 條 形 板 | |||||
高強Ⅰ級 | 高強Ⅱ級 | 高強Ⅲ級 | 高強Ⅰ級 | 高強Ⅱ級 | ||
抗拉強度 (MPa) | 標準值 | ≥3400 | ≥3000 | - | ≥2400 | ≥2000 |
平均值 | - | - | ≥3000 | - | - | |
受拉彈性模量(MPa) | ≥2.3×105 | ≥2.0×105 | ≥2.0×105 | ≥1.6×105 | ≥1.4×105 | |
伸長率(%) | ≥1.6 | ≥1.5 | ≥1.3 | ≥1.6 | ≥1.4 | |
彎曲強度(MPa) | ≥700 | ≥600 | ≥500 | - | - | |
層間剪切強度(MPa) | ≥45 | ≥35 | ≥30 | ≥50 | ≥40 | |
纖維復合材與基材正拉粘結強度(MPa) | 對混凝土和砌體基材:≥2.5,且為基材內聚破壞; 對鋼基材:≥3.5,且不得為粘附破壞 | |||||
單位面積質量(g/m2) | 人工粘貼 | ≤300 | - | |||
真空灌注 | ≤450 | - | ||||
纖維體積含量(%) | - | ≥65 | ≥55 |
用途
1.可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梁、柱、板、墻等構件及鐵路公路橋梁、遂道、高架道路、煙囪等構筑物的結構補強和抗震加固??捎糜谇肮濣c等復雜形式的結構加固;
2.底膠: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底膠,增強混凝土基底強度,提高粘結力,按照施工要求在經過處理的基層表面使用;混凝土修補料
3.找平膩子: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找平膩子,將涂刷過底膠的混凝土表面抹平,修補圓弧。按照施工要求底膠指觸干燥時使用效果比較佳;
4.浸漬樹脂:碳纖維加固修復結構用浸漬樹脂,浸透碳纖維,同時將浸透后的碳纖維粘貼于找平后的混凝土表面。
二、特點
1.高強、高效:碳纖維拉伸強度超過3550MPa,拉伸彈性模量超過2.35*(10的5次方)MPa,與鋼筋的彈性模量相近,適合于混凝土結構的加固修復;
2.施工便捷:碳纖維比重只有鋼鐵的1/4,厚度小于0.5mm,故可以在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及截面尺寸的狀況下,發揮強大的補強效果;
3.補強功能:抗震加固時,提供更大的側向位移能力、提高韌性及強度
增加(橋)梁、板、柱抗壓、抗剪、抗彎曲能力用于超負載補強保護混凝土及鋼筋免受處界環境(潮濕、腐蝕性介質)侵蝕抑止裂縫成長,提高劣化混凝土強度及韌性,延長使用壽命;
4.耐 久 性:優良的抗紫外線及環境老化。
GB50728-2011《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范》
碳纖維復合材安全性鑒定標準
檢 驗 項 目 | 鑒 定 合 格 指 標 | |||||
單 向 織 物 | 條 形 板 | |||||
高強Ⅰ級 | 高強Ⅱ級 | 高強Ⅲ級 | 高強Ⅰ級 | 高強Ⅱ級 | ||
抗拉強度 (MPa) | 標準值 | ≥3400 | ≥3000 | - | ≥2400 | ≥2000 |
平均值 | - | - | ≥3000 | - | - | |
受拉彈性模量(MPa) | ≥2.3×105 | ≥2.0×105 | ≥2.0×105 | ≥1.6×105 | ≥1.4×105 | |
伸長率(%) | ≥1.6 | ≥1.5 | ≥1.3 | ≥1.6 | ≥1.4 | |
彎曲強度(MPa) | ≥700 | ≥600 | ≥500 | - | - | |
層間剪切強度(MPa) | ≥45 | ≥35 | ≥30 | ≥50 | ≥40 | |
纖維復合材與基材正拉粘結強度(MPa) | 對混凝土和砌體基材:≥2.5,且為基材內聚破壞; 對鋼基材:≥3.5,且不得為粘附破壞 | |||||
單位面積質量(g/m2) | 人工粘貼 | ≤300 | - | |||
真空灌注 | ≤450 | - | ||||
纖維體積含量(%) | - | ≥65 | ≥55 |